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最新动态 > 公司新闻 > 正文

公司新闻

1950年代的“上海旋律”

作者:佚名 日期:2015/9/4 17:05:24

上海这座城市,近现代以来一直处于中国社会进程的关键节点,历史感与时代感交织,吸引着大批研究者,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济顺是其中之一。

张焕纶是张济顺的曾祖父,在上海推动近代新式教育。1897年,张焕纶曾被聘为南洋公学(上海交通大学前身)总教习,首创师范班。家族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勾连,与张济顺日后的上海史研究不无关系,“这种感觉对我来说,总有一种苍凉感——只能说是情感上的东西或者是渗透在潜意识里的历史的感觉”。

张济顺抓住了“1950年代的上海”这个上海史研究的空白阶段,这也是她的家族命运发生转折的一个时期。在这个时期,上海经历翻天覆地变化之时,“旧上海”被迅速改造,其文化、观念、习俗等随之发生了变化,她发现,政治、经济巨力之下,通过个人的保留与传递,“老上海”的传统并未中断。这些都呈现在她的新著《远去的都市:1950年代的上海》中。就书中涉及的相关问题,《法治周末》采访了张济顺。

 “上海旋律”独特在哪里

法治周末:在你看来,“都市迅速远去,摩登依旧在场,这是1950年代中国的上海旋律”。那么,与其他城市相比,1950年代“上海旋律”究竟独特在哪里?

张济顺:1950年代的北京旋律是什么?南京旋律是什么?武汉旋律是什么?这个是我反复考虑的问题。

上海这个地方,尽管在1949年以后,它也跟其他城市一样,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,一直到“文革”上海成为最醒目、最耀眼的城市。上海从来没有成为首都,但它在1949年后又成为若干社会变革重大节点上一个主要的策源地。它不是政治中心,但是经济中心、文化中心,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。

其次就是上海的社会特性。中国的产业工人诞生在上海,这个是毫无疑问的——这是上海社会的特性之一。但从历史的进程来看,实际上它的工人阶级非常地庞杂,包括很多解放初期刚刚到上海的逃亡地主,破落了,摇身一变,找到一份工作,他就可以说我是工人。此外,当时,上海城市社会空间非常拥挤,人群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,流动率高,这一点没有哪个城市能比(在东京、伦敦、纽约之上)。这样的一种异质人群高度结合的空间,我想其他城市没有超得过。

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 www.shangrila-sh.com